近年来,新平县委党校探索运用积分管理统筹推进教职工综合考核工作,在基础考核、管理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考核中通过“三看”提升教职工考核工作公信度,并将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聘任、续聘的主要依据,在确保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方向上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看是否符合县级党校政治机关、政治学校的实践需求。《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中第五十二条规定“逐步建立既区别于公务员又不同于普通事业单位,符合党校(行政学院)发展特点的教师管理体系”。面对县级党校干部职工偏少(县级党校普遍干部职工人数10余人)、同时包含参公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等人员,以及长期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的教师岗位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搞管理、管理人员顾不得搞教科研工作的“思想沟壑”,达不到县委对党校高质量干部培训、科研资政的工作要求。如何将政治机关、政治学校的高标准要求植入管理,改变只有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学、科研的考核方案而无管理类考核细化方案的现状,克服重点工作、项目面前“没人”或“人少”的局面。新平县委党校探索将管理工作纳入考核体系,让其成为党校保运转三个主要工作之一,将参公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均纳入同一个考核体系的对象,制定《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若干规定》,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三个方面细化积分方案,从机制上强化党校政治机关、政治学校的定位,树立了人人管理、人人科研、人人授课的队伍管理目标,有效整合基层“党校人”的有限力量。三年来,年度考核优秀的候选人从长期仅为科研能手转变为科研、管理、教学能手同台竞争,推出2个管理类、3个科研类的年度优秀。
二看是否符合“党校人”高标准要求。积分管理统筹教职工考核体系实质上是解决“考什么”的问题,党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若干规定”的“指挥棒”围绕党校主责主业体现工作导向、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确保党校正确发展方向。一是考核指标日趋精准。管理类考核指标精准对应县委对党校的各项综合考核评价,真正将党校是党的学校、县委是评价党校工作的唯一主体体现出来。科研类考核最低指标精准对应县级评价,确定教职工“四个一”定额任务,确定科研文章“推出校外、县级发表”为最低的完成标准,确定资政任务体现在直达县委的《新平党校专报》;科研类考核最高指标提升到国家层面、核心期刊等标准,课题评价层次提升至省、市以及国家课题平台。教学类考核最低指标按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定额安排任务,要求新教师尽快走上讲台;确定带班任务,提升带班能力水平;教学类考核最高指标提升到教学精品,对标精品课、好课程、好案例、好故事,激励全体干部职工明差距、补短板,向讲好新平实践、新平故事迈进。二是考核方式不断健全。将考核工作贯穿工作实际全过程,避免多头、多次考核、克服形式主义。发挥考核领导小组的统筹作用,将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三项具体统计、累分等考核职责落实在办公室、培训股、教研室,既增加平时工作安排的系统性,又增加考核的实际性,将平时考核过程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年底按照全体教职工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并将存在问题反馈至考核领导小组在下一年度以问题为导向讨论修改、健全完善,加速形成自我考核、自我肯定、自我发现问题的考核格局。
三看是否符合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考核指标设定上,注重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克服普遍存在的相关指标整齐划一、不注重对大局协调发展的问题。一是坚持全面量化指标奠定纵向“突破型”考核基础。能够量化的指标全部量化,无法量化的由考核领导小组权衡急、难、险、重等工作后给出定性结论。在管理工作的量化中,充分考虑岗位区别、难易程度、耗时程度,总分中权衡赋予不同分值;在科研、教学工作量化中,赋予合作类项目主笔(主管)最高获取项目分值的80%最高标准,或按照实际贡献分配分值,确保个人纵向的“突破型”考核“算账”有依据。二是坚持权衡“横”“纵”的关系。“横向”将以民主评议为主的季度考核置入全年考核,权衡团结、协作能力,年底将靠“算账”权威统计数据决定的纵向“突破”工作实绩与“横向”民主测评相结合,确保通过分工、合作带动激发党校干部职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树立和坚持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总要求的正确导向,引导干部职工精准切入新平实践的优势进行“错位”发展,助推催生一批新平实践特色课程、精品课程。
下一步,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下的党校干部职工考核体系,既要听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衔接党校在贯彻落实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同时要增加一宣讲、一调研、一反馈等民意调查方式,了解党校干部职工的公众形象和群众满意度,并将群众反馈情况纳入考核体系,进一步扩大考核工作中的民主,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牢固树立“群众公认”的“风向标”。(新平县委党校 黄英)
|